2016年11月23日星期三

平野無好?要做個精明消費者

 

上星期消委會做了個research…報章上的標題是這樣的

image

FB好多人都談論:車!La Mer咁貴效果咪同Nivea一樣!

我第一個感覺都係咁

但再深入一點去想,這次的研究是講「保濕效果」

 

以我對護膚品的認知,「保濕」是面霜的其中一個功用。

面霜的作用有好多,美白、抗老、收毛孔…

只以「保濕」來衡量一件產品好不好也不夠全面

一件skincare的定價,取決於很多因素

品牌路線、成份、租金、用後效果、包裝等。。。

如果只係以「保濕效果」來做比較,就好似用住家飯和公仔面做比較咁,兩者「飽肚效果」一樣

既然係咁,你會唔會話:車!咁我唔返屋企食飯啦!我餐餐食公仔面啦!

講到呢度,一定有人以為我係LaMer用家?

NO! I am NOT!!

我只著重一件產品放在產品本身的價值有多少

讓我們看的成份

image
image

你會看到「LA MER「The Moisturizing Gel Cream」安心度,有一些紅色的標籤,代表有些是歐盟禁用、對皮膚或眼有刺激性、什至對人體有害的

你會花上千元買一件成份不好的產品嗎?

至於便宜的開架產品,它的宣傳費、上架費,其實成本就擺在那裡了
它的定價裡,還可以有多少放在產品的研發和成份上呢?我很懷疑

當然,我不否認有些產品是效果好性價比又高的

其實我說了這麼多是想說做一個精明消費者,要留意產品的成份,無效事少,有害事大,我不是理科人,對護膚品的成份也不是專家以下最基本的一些護膚品成份可免則免

parabens(防腐劑,可致敏), SLS(起泡劑,可致敏), propylene glycol(保濕成份,刺激性), silicon(矽,使皮膚滑d但會塞毛孔), mineral oil(礦物油,塞毛孔), petrolaturm(凡士林)

我之前 轉季敏感大出血,雖然血流不止,但每件東西我都check過成份才入手的

例如之前在草莓網入手的

Jane Iredale Smooth Affair® Facial Primer & Brightener 

作為一個天天都要護膚化妝的女生,對自己好點,錢花了也要花得對才是皇道嘛

沒有留言: